一、选好种植土地类型
1、大蒜不能重茬种植大蒜不能连续重茬种植,可以选择上茬作物是粮食作物、瓜果蔬菜的地块种植,但一定不能选择前茬是葱姜蒜的地块种植(大蒜主要生产区建议实行2-3年的轮茬种植方式)。
2、大蒜种植地要肥沃疏松,想种出高产优质的好大蒜,就尽量挑选土层深厚、土质肥沃、有机质含量高、土壤疏松通透性好、保水保肥能力强、排灌条件便利的土地种植,土壤类型砂壤土或壤质土为宜,土壤酸碱度以PH值6-8的中性-微酸性为佳。凡是土壤贫瘠、黏重、板结、重沙、酸性或碱性过大的农田,一般都种出高产优质的好大蒜。
二、施底肥
关于大蒜的底肥,应当以腐熟农家肥(或商品有机肥)为主,适量搭配氮磷钾化肥,并适当配施微生物菌肥。
正常情况下,推荐大家参考以下施肥配方:大蒜底肥可以每亩施入充分发酵腐熟的农家肥3000-5000公斤(或商品有机肥200-300公斤),平衡型硫酸钾复合肥40-50公斤(或尿素10-15公斤+硫酸钾15-20公斤+过磷酸钙30-40公斤),土大厨改土消茬120微生物菌肥20-40公斤,微量元素肥10公斤。底肥所用的肥料在与土壤充分掺混均匀后,结合整地做畦翻施到地下15公分左右深的土壤中即可。
三、水肥管理
1、大蒜播种后的浇水管理
一般来说,大蒜播种后不仅要立即浇一次透水保湿促进发芽出苗,另外大蒜播种后5-7天还要视情况再浇1次水,等到大蒜全部出齐苗后再适当浇第三遍水,如果大蒜浇水不足会严重影响大蒜的正常发芽出苗。
除此之外,大蒜在入冬前、土壤封冻前还要结合追肥浇足1次越冬水(保温防冻)。一般来说,大蒜的越冬水只浇灌露地种植的蒜地,而覆膜种植的大蒜一般是不需要浇灌越冬水的,如果覆膜种植的大蒜遇到气候特别干旱的情况,可以视情况少量浇水增加膜下土壤湿度。
一般来说,大蒜的越冬水,可以选择在11月下旬时选择晴天上午浇灌,一般当天浇水后要确保下午时地面水分能够全部渗透到地下。
2、大蒜出苗后要及时破膜放苗
大蒜播种后一般一周左右就能出苗,对于那些覆膜种植的大蒜来说,大蒜出苗后应当及时破膜放苗,如果放苗时间过晚很容易造成膜下高温而灼烧幼嫩的蒜苗。一般来说,在大蒜播种后5-7天时,等到膜下的蒜种顶土露处幼嫩新芽或长出真叶后,这个时候就应当及时把幼苗上方的地膜划破,把幼苗的真叶轻轻的拉出到膜外露出地面(不要弄伤了幼苗),否则就会影响到幼苗顺利且健康的生长。
3、大蒜出苗后要视情况追施促苗肥
大蒜在播种后一个月时,如果前期底肥使用不足或者蒜苗遇到生长迟缓叶黄苗瘦的情况,此时可以少量喷施土大厨缓释氮肥2次,以此通过增加氮肥供应量刺激幼苗加快生长、尽快形成壮苗。如果此时蒜苗长势正常,则一般无须再进行额外追肥。
四、病虫害管理
及时清理病叶和感染的植株,使用适当的杀菌剂进行喷洒。定期检查叶片和茎部,如发现蚜虫,可使用有机农药进行喷洒。使用黄板或灯光诱捕器进行防治,减少对大蒜的危害。
大蒜播种后的封闭除草
大蒜播种后,要及时全田喷打一次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控草,除草剂可以选择乙草胺、恶草灵等土壤封闭除草剂。对于露地播种的大蒜,可以在大蒜播种浇水后2天左右地面稍微干燥时喷打除草剂,而覆膜种植的大蒜则一般需要在地面覆膜后再进行全田喷打除草剂。
五、田间管理
茎叶在生长期一般盆土的表面略干后再进行浇水,避免浸涝而导致腐烂。若要采收蒜薹和蒜头,则从开始抽薹时起应适当增加浇水量以保持土壤的湿润,收获前再控制浇水。
一般每采收1次可追施1次颗粒菌肥。若要采收蒜薹和蒜头则需要继续的正常管理,每1~2周就追施1次颗粒菌肥,注意增加磷钾肥。
综上所述,大蒜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是一个系统的过程,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细致的管理和操作。只有掌握了正确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,才能确保大蒜的健康成长和高产丰收。